我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间衍生出了很多农谚,这些农谚看似朴素通俗,却蕴含着深刻道理。
如“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就阐述了壹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风俗,很多人不能理解,夫妻恩爱一生,为何送别一方时,配偶不能亲自为其送葬呢?这到底是迷信还是有科学道理,当今社会还会适应吗?
笔者村里有一对恩爱夫妻刘大爷与刘大婶,两人共患难50余年恩爱有加。但现在上半年,刘大婶因病去世,这一噩耗让刘大爷始终无法接受,他心如刀割伤心欲绝。
待到刘大婶下葬前一天,村里的长者找到刘大爷,让他第二天别为刘大婶送葬。刘大爷无法理解,坚决标准送刘大婶最后一程。
长者解释,自古有“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的说法,两年前村东头的老王,因执意送亡妻最后一程,结果半路情绪激动一命呜呼。
长者还称,刘大爷这几天痛不欲生,少食少饮,身体本就虚弱,脸色苍白,如果仍执意送葬,恐怕身体会吃不消,半路晕倒也是也许的。
刘大爷听了后豁然开朗,他这才明白古人所说的“夫妻不送葬”并非妄言,这是老祖宗的用心良苦。
其实,夫妻不送葬这一风俗源于儒家思想对礼教与人际关系的严格规定。在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低,少妇的主要作用是传承接待、延续家族香火。
而在丈夫离世后,应该由家族中男性完成,女性不宜出面,不然也许会被认为是对家族的干涉与不尊重。
到了唐代时,因社会频繁动乱,且人心不古,以至于盗墓之风十分猖獗,也许在出葬当天就会公然劫持勒索,且他们下手的对象是人群中的老弱妇孺,非常是那些垂暮悲痛的老人。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们制定了丧葬规则,如“白发人不送黑发人”、“夫妻不送葬”等,其目的就是保护老者的生命安全。
就此,“夫妻不送葬”成为了人人遵守的社会规则,一直流传到现在,久而久之,我们便认为一旦谁破坏这一风俗,将遭到报应,对子孙影响恶劣。
“夫妻不送葬”并不是迷信,它有着现实的依据。夫妻俩数十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内心必然会有很多不舍,就算两人有过争吵,可依旧是彼此生命中最坚实的伴侣。
夫妻二人一留上共患难、携相守,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与烦恼,彼此的爱情早已转变为了亲情。一旦一方去世,那另一方自然要承受着心如刀绞的痛苦,甚至几天几夜不吃不喝。
通常来说,夫妻中健在的一方,年龄也已不小,他们需要承受着另一方的去世悲痛,也要直面内心的无助,本身就年老体衰,经过这一打击身体更是虚弱。
如果健在一方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那更是无法承受悲痛,随时也许都会因悲痛而发生意外。
因此,夫妻一方去世后,配偶不宜下葬,毕竟下葬路途遥远,这期间也许会因劳累或触景生情而使得配偶情绪激动出现意外。
传统社会中,人们为了保护生者的安全,因而才禁止配偶送葬,这也是人类社会对生命的珍重。
随着人们受教学程度的提升,对很多民间风俗已不再认可,而“夫妻不送葬”的传统观念也在淡化,不过仍有很多地方依旧沿袭着这一传统,毕竟我们对生死依旧十分敬畏。
但也有一些相濡以沫的老夫妻,无法接受配偶的离世,执意要送对方一程,这显然是现代人对单人情感的强烈表达。
如李伯与张婶就是一对恩爱夫妻,但前段时间李伯因一场疾病永远离开人世,张婶得知后伤心欲绝,她始终不肯接受事实。
在李伯的丧礼上,村里德高望重的王老告知张婶,配偶不能送葬,希望她能够回避一下。
张婶无法理解,为啥子相爱一生的人,却连最后一程也不能送?她想了想,还是坚定表示一定要送李伯一程,不枉这一世的夫妻情。
张婶的决定很快在村里炸了锅,我们认为她这一做法违背了风俗,要遭报应的。但不管别人如何议论,张婶始终不改初心,坚定要送对方最后一程。
就这样,下葬当天,张婶走在送葬队伍的前面,泪流满面,直到看到李伯的骨灰盒放入墓穴中,这才松了口气晕倒过去。
不过,张婶并没有啥子大碍,很快就苏醒回来,她表示自己不后悔送丈夫最后一程,这是爱的承诺与奉献。
此事过后,村里人对“夫妻不送葬”的规定最初动摇,我们意识到没必备依据过去的讲究与风俗,坚定做自己是最好的。
其实,当今社会对丧葬文化已更加包容与理智,我们更注重个体的情感表达,不会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但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会挑选尊重老传统。毕竟强行为配偶送葬,对自己的身心影响是消极而负面的,也许会使得心理负担加重,也会导致情绪失控,对自己的健康产生威胁。
其次,强行送葬也许会引起家族某些人的不理解,也许会使得家族关系或亲友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冲突。
因此,是否为配偶送葬,还需要思考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家庭或亲友的意见,如果我们都同意,且自己身体状况良好,夫妻“送葬”也没啥子。
但配偶去世的年龄,另一方也已基本年事已高,身体素质不如往日,非常是有慢性病的,尽量别去“送葬”了。
不管如何说,“夫妻不送葬”的背后是对生者生命的保护,也是对逝者的尊重。但现代人更应该注重单人挑选,别被过去的农俗所束缚。
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