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阶段:婴儿期(0~2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第二阶段:儿童期(2~4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第三阶段:学龄初期(4~7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第七阶段:成年期(25~50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第八阶段:成熟期(50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
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
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人格发展的主要内容?
人格分气质和性格两部分。人格的发展主要是一些人的品质及心理的特征。它包括人的行为、思维、智力、记忆力、意志力、道德、情绪情感、态度以及品质方面的真诚、沉着、冷静、勤奋、安全感、爱(亲密感)、能力、关怀等
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是几岁
7岁以前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儿童3~7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其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的雏形。从出生到3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育、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布鲁姆的一项针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因此,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段时期非常重要。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其作用表现在:
第一,社会文化对人格就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第二,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力因文化的强弱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1、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家庭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3、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4、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
5、早期童年经验,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依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归纳为。
荣格 简述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简述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人格结构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不同书的表述差很多,要已哪个版本为主呢??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不同书的表述差很多,要已哪个版本为主呢??有的第一个是乳儿期,有的第一个是婴儿期
-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该理论尤其对中小学教育有着深远意义。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分别是:(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5~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1、12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12~17、18岁)。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