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哭周瑜歇后语(【趣味符号学】诸葛亮哭周瑜是真是假?)

诸葛亮哭周瑜歇后语

人类历史有不少千古之谜,刀斧烛影,新证据已经难以出现,成为历史悬案。但是有的困惑,却无关证据,而是有关意义如何理解。例如诸葛亮吊丧周瑜,灵柩前嚎啕,是真哭还是假哭?
《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孔明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东吴某些官员认为诸葛亮行骗作假,某些官员认为诸葛亮的确悲伤。
动机问题无法成为符号学研究的对象,因为无法靠观察确定,“他人之心不可测”,是符号传达中的原则。但是“真相”问题又不得不是符号学关心的重点,因为我们接受任何符号表意时,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是否为真”?但是东吴众将面临的问题是:诸葛亮哭得如此真切,凭什么说他不是真哭?
事物本身(例如一只杯子,或一个人喝水)不可能撒谎。符号再现一个人喝水(如影像显示为一个人在喝水,或文字汇报说某人已喝水),实际上此人没有喝水,此为撒谎。当然在舞台上不会喝水,电影中也不一定真喝,这是虚构。有目的地说此人已经喝水,才是撒谎。此时,解释意义如何穿透文本意义,成为关键。
从符号学来看,真与假之间有许多层次。首先,有各种各样有用的,甚至应该的谎言。“善意谎言”,例如安慰;“社交谎言”,例如“久仰”之类礼貌语;面子话,客套话,例如“尊夫人今天真漂亮”;最后还有让听者快乐“艺术谎言”相声表演、段子、广告的夸大,等等。当然也有“为骗而骗”,像诸葛亮那样的“政治家的眼泪”,为缔结蜀吴同盟,不得不骗。哪怕他真心哀悼周瑜,真假动机混杂,更难分清,因此鲁肃认为诸葛亮完全是真心。是否撒谎,很难作一清二楚的判定,恐怕也不一定要做判定。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必须与他人交流。看起来,交流是“文化的人”一个自然需要,实际上交流是一件痛苦的事。要交流对话,就必须对付各种难局,即我与他之间的各种异同:骗局、谎言、反讽、虚构。他人之心,是最难懂的事,但是我们人,既然是文化之人、社群之人,就不得不每时每刻生活在这些真真假假的意义表达之中。
理论提示:符号文本没有撒谎与否的问题,“撒谎”表现在意图意义上,发出者是否有意引导解释者,朝他知道的情况相反的方向作解释。
本期编辑:晏悦

诸葛亮哭周瑜歇后语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