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的诗歌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歌唱远方的故乡俄罗斯歌曲 –> 一、普希金与中国
俄罗斯同时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它那广袤的大地、辽阔的草原、湍急的河水和茂密的森林,培育了多少遐迩闻名的诗人,创造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歌,因此被称之为“诗与剑”的国家和文化,而普希金就是这个诗歌王国里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2019年是普希金诞辰220周年。这位伟大的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之父”、俄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奠基者,也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俄国作家之一。普希金对中国情有独钟,他的作品里提到“中国人”、“中国的”大约有20几次,他那汗牛充栋的藏书中,有不少中国古代典籍,如:《中庸》《三字经》《四书解义》《赵氏孤儿》等。
普希金也曾表达过走访中国的愿望。1830年,他给沙俄宪兵司令本肯朵夫写信说:“目前我尚未结婚,也未担任官职,我很想去法国或意大利旅行。如果这个请求不能得到许可,那么我请求允许我随同去中国的使团访问中国。”从这封信来看,普希金当时因受到沙皇政府的猜忌和提防而行动受限,由宪兵负责监视居留。所以,其请求不被许可,故未能前往中国,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尽管未能实现中国之行,但一点儿也不没有影响普希金及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声誉。普希金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俄罗斯文化的象征和标杆性的代表人物。
然而直到190年之后,普希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中国的首都北京。2019年10月8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学楼前的花园里,一座普希金的塑像纪念碑落成。普希金铜像由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俄罗斯中华文化促进会捐赠,纪念碑由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和中国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建立,这位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从此就与中国人、北京人朝夕相处了。正如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所说:普希金在中国有很多知音,绝对不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寂寞。
风华正茂、文思泉涌的诗人,一头飘逸不羁的长发,就像是缪斯女神授予的月桂冠,宽松外衣上的每一道褶皱都像是大海中的永不停息的波浪,让人想起他那首著名的《致大海》。诗人左手紧按一摞稿纸,伸向前方的右手握着一管鹅毛笔,目光远眺、聚精会神,好像是在创作之中,那些美妙的诗句已在心中奔涌,马上就要喷薄而出,通过鹅毛笔在稿纸上留下一行行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篇章……恰到好处、惟妙惟肖地传递出“诗与远方”的诗情画意。“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化的象征,这座雕像塑造了诗人正在执笔创作的姿势,在俄罗斯,无数人希望能够从这支笔中获得灵感。”普希金博物馆馆长叶甫盖尼·博加特廖夫如是说。
不过,在北京矗立的这尊普希金塑像并非在中国唯一的,也不是最早的。早在1937年,普希金逝世100周年之际,旅居上海的俄国侨民集资,在上海市中心的汾阳路、岳阳路、桃江路的交叉路口的三角形街心公园里,建造了普希金铜像纪念碑。但是这座普希金纪念碑命运多舛,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后,被日军野蛮拆毁。抗战胜利后,俄国侨民与沪上文化界合作在原址重建普希金铜像纪念碑。可惜再一次毁于“文革”。1987年,是普希金逝世150周年,历尽劫波的普希金铜像纪念碑第三次在原址矗立起来。由此说来,普希金在中国与中华民族一起经历了无数磨难,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奋发与崛起,真正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如今,又一座普希金纪念碑在北京落成,与上海的普希金纪念碑,既构成了历史上的先后传承,也呼应了地理上的北南相映。
普希金铜像的原作者叶卡捷琳娜-别拉绍娃(1906—1971年),曾担任苏联美术家协会理事会主席、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获得国家级大奖和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雕塑作品笔触细腻、浪漫抒情,这尊普希金塑像是其代表作之一。
普希金的作品最早被引入中国的是小说《上尉的女儿》,1903年被译成中文出版,也是第一部汉译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单行本,故事的历史背景是俄罗斯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普加乔夫起义。目前,普希金的作品全部被译成汉语,有多卷本文集、有全集、也有选集,《致凯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作还被选入了中小学语文教科书。
二、普希金的诗与我:由他的诗作想起……
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也许在我的心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迸发出来打扰你;
我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地,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既忍受着羞怯,也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给你另外一个人,像我一样地,爱你。
《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
呵呵,偶然中又看到了这首普希金的短诗,于是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往事如烟浑似梦,都随小诗到眼前。
在俄罗斯那灿若群星的诗人群体中,比较早接触到的是普希金及其作品。因为家里有普希金的文集、诗集,还有《欧根-奥涅金》、《上尉的女儿》、《青铜骑士》、《黑桃皇后》等几本单行本。我从小学时加开始翻阅,虽然一开始看不懂。那都是我接触俄罗斯文学的启蒙读物吧。可惜文革时期都被当作废纸送到了废品收购站。至今还记得,当时废品收购站的人一把撕下了普希金文集的精装硬质封面,说:这个不算是废纸。欲哭无泪啊,心如刀割啊……文革,对文化的毁灭,对心灵的戕害,无以复加、莫此为甚。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相信吗?
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
心永远憧憬未来,
现在却常是阴沉,
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是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这首普希金的短诗是我最喜欢的:在日后漫长的知青生涯中那无数个孤独的永夜,也是我始终未曾忘怀、时时吟诵的。因为那时对前途的渺茫、未来的无望,总是萦绕在心头,日复一日的机械一般地重复繁重的劳作,而身体的成长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会不受到负面影响,更令人沮丧的是没有任何能慰籍心灵的食粮,精神的荒漠加重了无助无奈无望无力的挫折感失望感。就像是清醒的在水中逐渐沉没,不甘心却毫无自救之道。
这些普希金的小诗,以及《自由颂》、《致大海》、《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等,都是我从少年时就能背诵下来的,也正是依靠这些记忆中的美好诗句、人类文明的结晶,帮助我走出了知青那段崎岖蜿蜒漫长、寂寞孤独清冷的山路。
普希金是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作品充满着对自由的歌颂,对纯洁爱情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沙皇暴政的批判。他的诗清新、美丽、迷人,在他的笔下,山峦、河流、花朵、树木、岩石都显得诗意惠芳,让人心醉神往。《普希金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普希金传略,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普希金的抒情诗,共50首;第三部分为童话故事诗,共5首,都是普希金的名作。
三、普希金与他的纪念碑
普希金还有一首著名的诗:《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1836)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
将比我的骨灰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死亡——
我将永远光荣不朽,直到还只有一个诗人
活在这月光下的世界上。
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
它现存的一切语言,都会讲着我的名字,
无论是骄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是芬兰人,
甚至现在还是野蛮的通古斯人,和草原上的朋友卡尔梅克人。
我所以永远能为人民敬爱,
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
在我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
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情。
哦,诗神缪斯,听从上帝的旨意吧,
既不要畏惧侮辱,也不要希求桂冠,
赞美和诽谤,都平心静气地容忍,
更无须去和愚妄的人空作争论。
不过,也许这首小诗更适合做普希金的墓志铭。
我不悔恨,不呼唤,也不哭泣,
我的身旁铺满枯黄的败叶,
谢谢关注!请不要忘记在右下角点击一个“在看”哦!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告别莫斯科——俄罗斯歌曲 –>